白血病的原因是怎样引起

孟莉 主任医师

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白血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接触、病毒感染及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白血病的发生与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有关,通常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白血病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如唐氏综合征患者白血病发病率显著增高。家族中有白血病病史者患病风险提升2-4倍,这与遗传性DNA修复缺陷相关。临床常见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即为典型遗传易感病例。

2、电离辐射:

大剂量辐射暴露可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广岛核爆幸存者白血病发病率较常人高20倍。医用放射治疗也可能诱发继发性白血病,特别是接受过烷化剂化疗的肿瘤患者,其5年内发生治疗相关白血病的风险达5%-10%。

3、化学物质接触:

长期接触苯及其衍生物会损伤造血干细胞DNA,职业暴露者白血病风险增加3-7倍。某些化疗药物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具有明确致白血病作用,这类治疗相关白血病多在用药后2-5年内发生。

4、病毒感染: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型可直接感染T细胞诱发成人T细胞白血病。EB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转化相关,HIV感染者因免疫缺陷更易发生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病毒基因整合可能激活原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表达。

5、免疫系统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后白血病风险上升,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可能发生淋巴增殖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白血病发病率达10%。

预防白血病需避免接触苯类化学制剂,新装修房屋应充分通风后入住。从事放射工作需严格做好防护,孕期女性应远离电离辐射。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建议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含硒量高的海产品。出现持续乏力、皮肤瘀斑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高危人群可考虑定期监测血液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