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气胸治疗后胸内隐隐作痛可能由胸膜粘连、肋间神经损伤、复发性气胸、胸腔感染、术后瘢痕组织形成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镇痛治疗、物理疗法、抗感染治疗、心理疏导、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
气胸治疗过程中胸膜腔可能出现炎症反应,导致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粘连。胸膜粘连在呼吸时产生牵拉性疼痛,表现为持续性隐痛或刺痛感。轻度粘连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严重粘连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术可能对肋间神经造成压迫或轻微损伤,表现为沿肋间隙分布的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具有烧灼感或针刺感特征,通常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可辅助神经修复,配合局部红外线照射能改善不适症状。
肺大疱未完全处理或肺组织愈合不良可能导致气体再次漏入胸腔,引发钝痛伴呼吸困难。疼痛程度与气胸量相关,需通过胸部X线检查确诊。少量气胸可观察随访,大量气胸需考虑胸腔镜手术行肺大疱切除或胸膜固定术。
治疗操作可能引入病原体引发胸膜炎,表现为胸痛伴随发热、咳嗽。查体可见胸膜摩擦音,血液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细菌性感染常用头孢曲松联合左氧氟沙星,结核性感染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增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形成牵拉性疼痛。瘢痕体质患者症状更为明显,疼痛在天气变化时加重。硅酮敷料外用可抑制瘢痕增生,疼痛持续者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
气胸术后恢复期应保持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胸腔压力骤变。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睡眠时建议患侧卧位减轻胸壁张力,每日进行深呼吸训练预防肺不张。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咯血、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返院复查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