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锶89是治疗骨转移瘤的放射性核素药物,主要通过静脉注射靶向抑制肿瘤骨破坏。骨转移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锶89核素治疗、双膦酸盐药物镇痛、放射治疗、手术固定、靶向药物治疗五种方式。
锶89通过释放β射线选择性沉积在成骨活跃区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抑制破骨活动。其半衰期约50天,单次注射后可持续缓解疼痛3-6个月,适用于多发性成骨性骨转移,需配合血常规监测骨髓抑制情况。
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药物可阻断破骨细胞活性,减轻溶骨性破坏导致的病理性骨折风险。此类药物需每月静脉滴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低钙血症和肾功能损伤。
体外放射适用于局限性疼痛病灶,通过20-30Gy剂量照射可快速缓解疼痛。立体定向放疗对脊柱等重要部位转移灶具有精准保护优势,通常分3-5次完成治疗。
针对承重骨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病例,可采用髓内钉、骨水泥填充等外科手段恢复骨骼稳定性。术前需评估患者预期生存期及全身状况,术后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控制肿瘤进展。
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选择相应靶向药,如乳腺癌骨转移可使用CDK4/6抑制剂,前列腺癌骨转移推荐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治疗需结合基因检测结果,与核素治疗联用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骨转移瘤患者需保证每日1200mg钙质与800IU维生素D摄入,适度进行抗阻力训练维持肌肉量。疼痛管理可配合冷热敷交替物理疗法,定期监测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指标。出现严重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时需暂停核素治疗,及时输注血液制品支持。建议每3个月复查骨扫描评估病灶变化,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