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腹泻期间推荐食用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适宜选择包括米粥、面条、香蕉、苹果泥和蒸蛋。腹泻的饮食调理需兼顾营养补充与肠道保护,避免加重消化负担。
大米熬煮的稀粥富含碳水化合物,可快速提供能量且不含刺激性成分。米粥中的淀粉糊化后形成胶状物,能吸附肠道多余水分,缓解水样便症状。建议选择白米粥,避免添加豆类或杂粮增加纤维摄入。
细软的面条属于低渣饮食,煮熟后易消化吸收。小麦制品中的谷蛋白对肠道黏膜具有温和保护作用,可搭配少量清汤食用。注意避免油腻的浇头或辛辣调料,防止刺激肠蠕动加快。
成熟的香蕉含有果胶和抗性淀粉,能增加粪便稠度。其丰富的钾离子可补充腹泻丢失的电解质,预防低钾血症。建议选择表皮出现褐色斑点的熟香蕉,生香蕉含鞣酸可能加重便秘。
蒸煮后的苹果泥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胶,能在肠道形成保护膜。苹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收敛作用,但需去除果皮减少不溶性纤维摄入。每日食用200克左右为宜,过量可能引起腹胀。
鸡蛋清提供优质蛋白质且不含乳糖,蒸制方式减少油脂摄入。蛋白质可帮助修复受损的肠黏膜细胞,但蛋黄每日摄入不超过两个以免增加胆固醇负担。建议使用隔水蒸法保持嫩滑口感。
腹泻期间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推荐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预防脱水。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添加低脂酸奶、去皮鸡肉等蛋白质来源,避免生冷、高糖及乳制品。急性腹泻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血便时需及时就医,慢性腹泻患者应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恢复期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日常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