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机对耳朵的伤害程度主要取决于使用方式与设备类型,伤害较小的耳机主要有骨传导耳机、头戴式降噪耳机、气导式开放耳机、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平头塞耳机。
通过颞骨传递声波,避免直接刺激耳膜。这类耳机开放耳道,减少耳内压力积聚,适合长时间佩戴。需注意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下,避免高频振动引发骨导疲劳。
大耳罩设计分散声压,主动降噪功能可降低环境噪音干扰。耳罩材质应选择透气蛋白皮,连续使用不超过2小时需休息15分钟,防止耳周血液循环受阻。
采用悬挂式设计使声波自然扩散,声压值普遍低于94分贝安全阈值。使用时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因补偿性调高音量导致声损伤。
通过反向声波抵消噪音,减少被动隔耳效应。选择医用级硅胶耳塞套,每月更换防止细菌滋生。降噪深度建议控制在25-35分贝区间。
非入耳结构降低耳道摩擦风险,声导管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优先选择带有通气孔的型号,使用时注意清洁耳机网罩,避免耵聍堵塞影响音质。
日常使用需遵循60-60原则:音量不超过最大输出的60%,单次使用时长控制在60分钟内。运动时选择防汗型号,避免汗液腐蚀耳机元件。每周用酒精棉片清洁耳机接触部位,定期检查耳道是否有红肿或瘙痒。听力敏感者建议每半年进行纯音测听,出现耳鸣或耳闷胀感应立即停用耳机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