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有点出血怎么处理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新生儿脐带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消毒护理、观察症状、避免摩擦、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脐带出血通常由脐带残端未完全脱落、护理不当、感染、外力牵拉、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出血部位5-10分钟,压力需均匀稳定。避免使用棉花等易残留纤维的材料。若出血量较大或持续不止,需立即就医。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脐部干燥,避免触碰残端。

2、消毒护理:

用75%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每日2-3次。操作前需清洁双手,消毒范围应覆盖整个脐部及周围皮肤。注意观察有无脓性分泌物或异常气味,出现此类情况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3、观察症状:

记录出血频率、颜色及量,正常应为少量淡红色渗血。若出现鲜红色持续渗血、血块形成或伴有发热、红肿等症状,可能与脐炎或出血性疾病有关。同时需注意新生儿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的变化。

4、避免摩擦:

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纸尿裤上缘应反折避开脐部。洗澡时使用防水护脐贴,洗后立即擦干。避免粗暴擦拭或使用爽身粉等刺激性物品。护理时动作需轻柔,防止衣物摩擦导致残端损伤。

5、及时就医:

当出血伴随脐周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发热或持续24小时以上时,需儿科就诊排除脐炎、脐肉芽肿等疾病。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出现出血更应警惕凝血功能障碍,必要时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避免过热出汗影响脐部干燥。哺乳母亲可适量增加维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促进新生儿凝血因子合成。每日进行3-5次脐部观察,注意残端脱落前后均需持续护理直至完全愈合。避免自行使用民间偏方处理,所有操作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