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白细胞升高可能由感染、炎症反应、应激状态、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均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白细胞亚群数量增加。常见于肺炎、尿路感染、阑尾炎等疾病,需通过血培养、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灶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促使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引发白细胞增殖。伴随关节肿痛、皮疹等症状时,需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
剧烈运动、创伤、手术或情绪紧张等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边缘池白细胞进入循环血液。这种生理性升高通常为一过性,去除诱因后24-48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
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会导致幼稚白细胞异常增殖。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贫血、出血倾向、脾肿大等表现,需通过骨髓穿刺进行确诊分型。
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能药物等可通过刺激骨髓释放或改变白细胞分布,引起计数升高。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若出现白细胞升高伴发热,需警惕机会性感染可能。
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免疫力下降,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急性感染期应暂停剧烈运动。反复出现白细胞升高或伴随消瘦、持续低热时,需完善肿瘤标志物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