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刺络拔罐、外敷疗法和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肝胆湿热或脾虚湿蕴所致,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清肝胆湿热,或除湿胃苓汤健脾化湿。针对疼痛可加延胡索、丹参活血止痛,疱疹未溃阶段可加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调整方剂。
选取夹脊穴、阿是穴围刺配合远端取穴如阳陵泉、太冲等,采用泻法疏通经络。火针点刺疱疹周围可促进结痂,电针刺激能调节神经功能缓解后遗神经痛。急性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在疱疹簇集处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至微出血,随即拔罐5-10分钟吸出瘀血。此法能泄热解毒、化瘀通络,尤其适用于疱疹色紫暗伴剧烈疼痛者。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继发感染。
初期疱疹未破时可用青黛散调麻油外涂,已成脓疱者用金黄散外敷。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或六神丸研末醋调涂擦均有清热消肿之效。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合并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宜食绿豆、冬瓜、丝瓜等清热利湿食材,忌辛辣发物及肥甘厚味。推荐薏苡仁粥健脾渗湿,金银花露清热解毒。恢复期可用百合、莲子养阴润燥,疼痛明显者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
中医治疗期间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正气。急性期应禁酒忌海鲜,恢复期适度进行八段锦等柔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若出现高热、头痛或疱疹蔓延至面部等特殊情况,需立即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