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混合感染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增强免疫及隔离防护等方式处理。混合感染通常由病毒合并细菌入侵、免疫力低下、交叉感染、环境因素及慢性病诱发等原因引起。
针对病毒性感冒成分,临床常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抑制病毒复制。早期使用效果更佳,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疗程,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合并流感病毒感染时需在48小时内启动治疗。
细菌性感冒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覆盖常见呼吸道细菌,大环内酯类适用于支原体感染。滥用抗生素易导致耐药性,需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确认细菌感染证据后使用。
发热超过38.5℃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鼻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咳嗽剧烈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维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
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可促进免疫细胞功能,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发病期间需单独使用餐具,佩戴口罩降低家庭传播风险。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症状消失后继续观察3天再解除隔离。
饮食宜选择百合粥、雪梨炖银耳等润肺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范围内。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需监测血压血糖,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流感季前接种疫苗可降低混合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