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咳嗽胸闷气短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右美沙芬、氨溴索、沙丁胺醇、孟鲁司特钠、阿莫西林等。
干咳无痰可选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镇咳药,该药物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作用。但需注意痰多者禁用,可能抑制排痰。咳嗽伴咽痒时可联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痰液黏稠者适用氨溴索或乙酰半胱氨酸,能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纤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长期使用羧甲司坦口服液,需配合每日1500毫升以上饮水。
胸闷气短明显时可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茶碱缓释片适用于夜间症状加重者,但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过敏性咳嗽推荐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需连续服用2周见效。哮喘急性发作时需短期加用布地奈德吸入剂,使用后需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选用阿莫西林或头孢克洛,支原体感染需用阿奇霉素。使用抗生素前建议进行痰培养,疗程通常7-10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出现咳嗽胸闷气短症状时应先明确病因,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无需特殊用药。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冷空气及油烟刺激。适当饮用罗汉果茶或蜂蜜水可缓解咽部不适,但糖尿病患者慎用。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咯血、夜间端坐呼吸等情况需及时呼吸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肺功能或胸部CT检查。吸烟者必须戒烟,粉尘接触者应做好职业防护,过敏体质患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