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肠炎腹泻严重时可选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胃肠炎的治疗药物选择主要取决于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常用药物包括止泻剂、肠道黏膜保护剂、益生菌三类。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内病原体和毒素发挥作用,能改善水样便症状。该药物不进入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儿童及成人急性腹泻。用药期间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其他药物吸收。
洛哌丁胺为阿片受体激动剂,能抑制肠道蠕动和分泌,快速缓解腹泻症状。适用于无发热、无血便的单纯性水样泻,但细菌性肠炎患者慎用。可能出现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症状控制后应及时停药。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和腹胀症状。尤其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道菌群失调患者。需用温水送服避免高温破坏活性菌,建议与抗菌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腹泻导致脱水时需配合口服补液盐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配方能促进小肠对水和钠的吸收,预防脱水引起的并发症。轻度脱水按50ml/kg补充,4-6小时内分次服用完毕。
细菌性胃肠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诺氟沙星、阿奇霉素等。但病毒性胃肠炎禁用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发热伴血便、病程超过3天者需就医确定是否需抗菌治疗。
胃肠炎期间建议选择低纤维、低脂的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刺激肠道。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改善肠道修复。保持充足休息,注意手卫生和餐具消毒。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血便、剧烈腹痛等警示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儿童、孕妇及老年人腹泻容易发生严重脱水,建议早期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