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持续咳嗽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服用镇咳药物、治疗原发疾病、避免刺激因素、进行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长期咳嗽可能由感冒后咳嗽、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病因引起。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能减少气道刺激,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干燥空气会加重气道敏感性,特别是夜间睡眠时建议在卧室使用恒湿设备。冬季取暖期间更需注意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粉尘积聚。
右美沙芬、苯丙哌林等中枢性镇咳药可短期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伴有痰液时可配合氨溴索等祛痰药物。过敏性咳嗽需联合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切忌自行长期服用含可待因的强力镇咳药。
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需服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睡前3小时禁食。鼻后滴漏综合征需用鼻用激素喷雾。咳嗽变异性哮喘需规律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需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厨房安装油烟净化设备。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N95口罩。避免接触冷空气、香水、消毒剂等刺激性气味。职业性咳嗽患者需做好粉尘防护措施。
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力量,每天练习3次,每次10分钟。缩唇呼吸法可缓解气道痉挛,吸气2秒后缩唇缓慢呼气4秒。蒸汽吸入可湿润气道,加入桉树油或生理盐水效果更佳。
建议每日饮用1.5-2升温水,食用银耳羹、梨汁等润肺食物。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但雾霾天应避免户外锻炼。睡眠时垫高枕头15厘米可减少夜间咳嗽。记录咳嗽日记帮助医生判断诱因,若持续8周以上需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排查器质性疾病。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可能加重咳嗽反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