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晚上咳嗽可能由胃食管反流、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或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平卧时胃酸易反流刺激咽喉,引发反射性咳嗽。典型表现为卧位加重、伴反酸烧心。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缓解症状。
夜间鼻分泌物倒流刺激咽喉部,引发咳嗽。常伴鼻痒、喷嚏、清水样鼻涕。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缓解过敏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喷雾减轻鼻腔炎症。保持卧室湿度40%-60%,定期清洗床品。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气道痉挛,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伴胸闷。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是基础治疗方案。避免接触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
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导致咽干痒,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加重刺激。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咽部异物感。淡盐水漱口缓解症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咽部理疗如超短波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肺淤血,引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典型表现需坐起缓解,可能咳粉红色泡沫痰。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改善心功能。
建议记录咳嗽特征与伴随症状,持续1周无缓解需呼吸科就诊。睡前饮用蜂蜜水可缓解咽喉刺激,避免高脂饮食加重反流。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使用防螨床品。心源性咳嗽需心内科评估,哮喘患者应备急救药物。咳嗽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选择八段锦等温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