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能够预防主要依靠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暴露前后药物预防、安全性行为推广、医疗操作规范管理和母婴传播阻断五大措施。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传播。规范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性传播风险90%以上,静脉吸毒者使用清洁针具能有效避免血液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使性传播感染率降至0.01%。
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通过每日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可使高危人群感染风险降低92%。暴露后7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PEP,使用拉替拉韦联合替诺福韦方案,阻断成功率超80%。这两种药物预防方案已纳入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目录。
针对性工作者和男男性行为者的健康教育项目能显著提升防护意识。泰国100%安全套计划使性传播感染率下降90%,我国男同群体安全套使用率从2010年40%提升至2022年75%。
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献血采用核酸筛查技术,窗口期从21天缩短至11天。手术器械高温高压灭菌可完全灭活病毒,职业暴露后规范处置可实现零感染。
孕妇早期筛查结合抗病毒治疗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配合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可使母婴传播率从35%降至1%以下。我国实施免费母婴阻断项目十余年,成功阻断超过1.2万例。
保持单一性伴侣并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医务人员、警察等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应掌握应急处理流程。普通人群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美容纹身选择正规机构。发生高危行为后及时到定点医院检测,窗口期后复查可排除感染。我国现有3000余家艾滋病检测咨询门诊,提供免费匿名检测服务。通过多维度防护措施的综合实施,艾滋病已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