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晏美 主任医师

王晏美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痔疮疼痛主要由静脉曲张、局部炎症、血栓形成、排便刺激和感染等因素引起。

1、静脉曲张:

肛周静脉丛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壁扩张变形形成痔核。久坐、便秘或妊娠等因素会增加腹压,加重静脉淤血。痔核脱垂时可能被肛门括约肌夹持,引发持续性胀痛。

2、局部炎症:

痔核表面黏膜破损后接触粪便刺激,可能继发细菌感染。炎性介质刺激神经末梢会产生灼痛感,伴随肛门潮湿、瘙痒。急性期可见痔核表面充血水肿,触碰时疼痛加剧。

3、血栓形成:

痔核内血流淤滞可能形成血栓,表现为突发性剧烈疼痛。血栓性外痔可在肛缘触及硬结,呈紫黑色,疼痛在排便时尤为明显。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防坏死。

4、排便刺激:

干硬粪便通过时摩擦痔核表面,可能造成黏膜撕裂出血。腹泻时频繁排便也会加重肛门刺激。疼痛多为刀割样,排便后可能持续数小时,常伴有鲜红色便血。

3、继发感染:

痔核溃烂后可能引发肛周脓肿,疼痛呈搏动性并伴随发热。严重感染可扩散至会阴部,出现皮肤红肿、脓性分泌物。这种情况需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需切开引流。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分钟可改善血液循环。温水坐浴每日2次能缓解疼痛,水温控制在40℃左右。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时需及时就医,排除肛裂、直肠脱垂等并发症。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缓泻剂,禁用刺激性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