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引起,其他诱因包括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吸烟、多孕多产及性行为过早。预防措施包括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避免高危性行为。
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约70%的宫颈癌与HPV16/18型相关,病毒E6/E7蛋白会干扰抑癌基因功能。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风险增加。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时难以清除HPV病毒,导致感染持续存在。HIV感染者患宫颈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倍,CD4细胞计数降低会加速癌前病变进展。
烟草中的致癌物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宫颈组织。吸烟女性宫颈粘液中可检测到尼古丁代谢物,这些物质会损伤宫颈细胞DNA。长期吸烟者患宫颈癌风险增加2倍,戒烟5年后风险可下降至非吸烟者水平。
多次妊娠分娩可能造成宫颈机械性损伤。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HPV病毒复制,3次以上足月妊娠者风险显著增加。初次生育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宫颈癌发生风险较25岁后生育者高1.5倍。
初次性行为早于16岁、多个性伴侣会提高HPV暴露风险。性交时宫颈移行区易受微小创伤,增加病毒侵入机会。使用避孕套可降低HPV感染风险约70%,但无法完全阻断病毒传播。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建议每日摄入300克深色蔬菜和200克水果。适度运动如每周3次有氧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剂破坏微环境平衡,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30岁以上女性建议联合进行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