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急性白血病可通过化学治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白血病通常由基因突变、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暴露、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化学治疗是急性白血病的基础治疗手段,通过细胞毒性药物杀灭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常用化疗方案包含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等药物组合,根据白血病分型选择诱导缓解、巩固强化等阶段治疗。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骨髓抑制、感染等不良反应。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可精准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FLT3抑制剂如米哚妥林用于FLT3突变患者,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对老年患者疗效显著。靶向治疗常与化疗联用,需定期检测基因变异情况调整方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高危或复发患者,通过供体免疫系统清除残留白血病细胞。移植前需进行HLA配型,预处理方案含全身放疗和大剂量化疗。移植后需长期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和感染并发症。
包括成分输血纠正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升中性粒细胞,抗感染药物预防机会性感染。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抗白血病治疗提供保障。
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改造患者T细胞靶向攻击白血病细胞,对复发难治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双特异性抗体如贝林妥欧单抗可同时结合T细胞和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激活免疫杀伤作用。
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生冷食物预防感染,进食困难时可选择营养制剂。根据体力状况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出血。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居住环境定期消毒。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象,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