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结节不是甲亢。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的异常增生组织,而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两者属于不同疾病类型。甲状腺结节可能由碘缺乏、炎症反应、遗传因素、放射线暴露、甲状腺癌等因素引起。
长期碘摄入不足可能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形成结节。我国部分地区曾因环境缺碘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补碘盐后发病率显著下降。轻度结节可通过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改善,合并甲功异常需内分泌科评估。
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发甲状腺慢性炎症,表现为弥漫性肿大伴多发结节。患者常出现甲状腺质地韧硬,可能伴随甲状腺功能减退。超声检查可见特征性"网格样"改变,必要时需穿刺活检鉴别。
部分家族性非毒性甲状腺肿与基因突变相关,如TSHR基因变异。这类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多数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直系亲属有甲状腺癌病史,建议进行遗传咨询。
儿童时期头颈部放射治疗史是明确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数年后出现甲状腺结节。此类结节恶变风险较高,需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发现增长迅速、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时应及时穿刺。
约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常见类型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典型表现为单发实性结节伴微小钙化、纵横比>1等超声特征。确诊需依靠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高剂量碘摄入。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和功能,观察期间出现声音嘶哑、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诊。合并甲亢者可选择低碘饮食,但单纯结节无需严格忌口海产品,均衡营养更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