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疫苗常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红肿、低热、头痛等轻微反应,严重过敏反应罕见。主要不良反应有局部疼痛、乏力、肌肉酸痛、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
约80%接种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表现为针孔周围红肿、硬结或触痛,通常持续1-3天自行缓解。这与疫苗佐剂刺激局部组织有关,可通过冷敷缓解,避免揉搓接种部位。
30%-50%接种者可能出现短暂性疲劳、嗜睡等全身反应,多在24小时内消退。建议接种后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伴随持续高热需就医排除其他感染因素。
部分人群会出现四肢肌肉酸痛或关节不适,与疫苗激活免疫应答相关。症状多在2日内自行消失,适度按摩和温水淋浴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少数接种者可能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轻微消化道症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清淡饮食,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不适,持续呕吐需警惕过敏反应。
极少数人对疫苗成分如酵母蛋白可能发生速发型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等。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有过敏史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接种风险。
接种后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泡澡或游泳。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如鸡蛋、瘦肉、猕猴桃等促进抗体生成。两周内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医。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仍不可替代,3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3-5年联合检测HPV和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