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降低血压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实现,主要有增加钾摄入、选择全谷物、限制钠盐、补充膳食纤维、摄入优质蛋白五种方式。
钾离子能拮抗钠的升压作用,建议每日摄入3500-4700毫克钾。香蕉每100克含钾358毫克,可作为加餐选择;菠菜焯水后钾含量达558毫克/100克,适合凉拌;紫菜等海藻类钾含量超过1500毫克/100克,可制作汤品。肾功能异常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钾摄入量。
燕麦、糙米、荞麦等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建议用燕麦片替代精制谷物作为早餐,每日摄入量50-100克。荞麦含芦丁成分,可增强毛细血管韧性,煮粥时搭配小米效果更佳。
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和加工肉类。烹饪时可用香菇粉、柠檬汁替代部分盐,购买包装食品需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低于120毫克/100克的产品。长期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管压力。
魔芋、苹果、梨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能结合胆固醇排出体外。每日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一个带皮苹果约含4克纤维。魔芋精粉可制作低热量主食,其葡甘露聚糖能延缓糖分吸收,间接辅助血压控制。
深海鱼每周食用2-3次,三文鱼、沙丁鱼富含ω-3脂肪酸,能降低血管炎症反应。大豆及其制品含精氨酸,可促进一氧化氮合成使血管舒张。乳清蛋白中的活性肽具有ACE抑制作用,酸奶选择无糖低脂品种更佳。
除饮食调整外,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保持BMI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血压波动。烹饪方式优先选择蒸煮炖,减少高温煎炸。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记录饮食与血压的关联性,必要时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