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卵巢内形成含有陈旧性积血的囊肿,外观类似巧克力液体。其发生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及医源性种植等因素相关。
月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可能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形成异位病灶。这些病灶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逐渐形成内含褐色黏稠液体的囊肿。临床可通过腹腔镜确诊,治疗需结合药物抑制内膜生长或手术切除。
机体免疫系统对逆流内膜清除能力下降时,异位内膜易在卵巢存活。患者常伴有CA125轻度升高,可能出现盆腔粘连。治疗需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孕三烯酮,严重者需手术分离粘连。
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风险增加3-7倍,可能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发病年龄较轻,囊肿增长较快。建议定期超声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防止卵巢功能损伤。
雌激素促进异位内膜生长,孕激素抵抗可加重病情。患者常见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药物治疗首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控制囊肿发展。
剖宫产等盆腔手术可能将内膜细胞带至卵巢。此类囊肿易复发,术后需长期管理。联合使用地诺孕素等药物可降低复发率,保留生育功能需个体化方案。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破裂,经期忌食生冷刺激食物。建议有痛经史的女性每年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备孕前需评估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突发下腹剧痛需立即就医排除囊肿破裂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