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瑞英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攒肚现象通常持续2-7天,实际时间与喂养方式、肠道发育、饮食结构、活动量及个体差异有关。
母乳喂养婴儿攒肚时间较短,母乳易消化吸收且含益生菌成分;配方奶喂养可能因蛋白质分子较大延长至5-7天。混合喂养者需观察奶粉与母乳比例对排便的影响。
2-6个月婴儿肠道功能未完善,肠蠕动较慢易出现攒肚。随着月龄增长,肠道菌群建立及消化酶分泌增加,排便频率会逐渐规律。
未添加辅食的婴儿排便间隔较长,引入菜泥、果泥等膳食纤维后,攒肚时间可缩短至3天内。需注意首次添加辅食可能引起短暂排便习惯改变。
俯卧、翻身等大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活动量大的婴儿攒肚时间多不超过5天。冬季衣着过厚限制活动可能延长至1周。
攒肚需与病理性便秘鉴别,若超过7天未排便伴哭闹、腹胀或粪便干硬,可能与乳糖不耐受、先天性巨结肠有关,需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日常可顺时针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蠕动,母乳妈妈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观察期间若出现拒食、呕吐或体重增长缓慢,应及时儿科就诊。保持适宜室温减少衣物束缚,每日进行3-5次排气操,有助于维持正常肠道功能。记录排便日记有助于医生判断攒肚性质,避免过度使用开塞露等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