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早期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前兆主要有急性期症状、持续性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体重下降、神经系统症状。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2-4周可能出现急性期症状,表现为发热、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2周自行缓解,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约50-90%的感染者会出现急性期症状,这是机体对病毒产生的免疫反应。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常见早期表现,直径通常超过1厘米,质地较硬,无压痛,持续3个月以上。淋巴结肿大可能与病毒在淋巴系统复制有关,是免疫系统持续激活的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菌感染、带状疱疹或细菌性肺炎等机会性感染。这些感染与CD4+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有关,表明免疫功能已经开始受损。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超过10%可能是艾滋病进展的表现。体重下降与病毒消耗机体营养、代谢紊乱及慢性炎症状态有关,常伴有持续性腹泻。
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或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HIV病毒可穿透血脑屏障直接损伤神经系统,这些症状往往提示疾病进展。
保持均衡饮食对维持免疫功能很重要,建议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A、B族、C、E等抗氧化营养素。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冷食物,定期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