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盼盼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糖和低血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理状态,前者由血糖水平异常降低引起,后者与循环系统血压下降相关。主要区别体现在发病机制、典型症状、诊断标准和紧急处理方式四个方面。
低血糖指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3.9mmol/L,属于代谢紊乱范畴。低血压则是动脉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循环系统异常,可能引发器官灌注不足。
低血糖典型表现为饥饿感、冷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低血压常见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脑供血不足表现,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站立时症状加剧。
低血糖多与胰岛素过量、进食不足或降糖药物相关。低血压可能源于脱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或自主神经调节异常,部分药物如降压药也会诱发。
确诊低血糖需即刻血糖检测,必要时结合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低血压诊断依赖多次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昼夜节律变化。
低血糖急性期需立即补充15g速效碳水化合物。低血压患者应缓慢变换体位,严重者需静脉补液,病因治疗是关键。
预防低血糖需规律监测血糖、合理调整降糖方案,随身携带糖果应急。改善低血压建议增加水和钠盐摄入,穿着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两种状态都可能提示潜在疾病,反复发作需完善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等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记录发作诱因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