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普通咳嗽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咳嗽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特征及伴随表现。普通咳嗽多由呼吸道刺激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短暂干咳;支原体感染咳嗽则具有持续性、阵发性特点,常伴随发热、咽痛等症状。
普通咳嗽常见于冷空气刺激、粉尘吸入或普通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反应。支原体感染则由肺炎支原体这一特殊病原体引起,属于非典型肺炎范畴,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普通咳嗽多为间歇性干咳,持续3-5天逐渐缓解,夜间加重不明显。支原体感染咳嗽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夜间加剧,可能持续2周以上,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少量白色黏痰。
普通咳嗽通常仅伴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支原体感染多合并持续低热37.5-38.5℃、咽部充血疼痛,儿童可能出现耳痛、皮疹等肺外表现。
普通咳嗽症状3-7天自行消退。支原体感染咳嗽若无治疗,症状可能迁延3-4周,约30%患者会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胸部X线可见斑片状浸润影。
普通咳嗽通常无需特殊检查。支原体感染需通过血清IgM抗体检测或咽拭子PCR确诊,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可能增高。
对于持续超过1周的刺激性干咳,尤其伴随低热、乏力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适当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咽喉不适。支原体感染患者需严格完成14天抗生素疗程,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是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炎征兆。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训练改善肺功能,儿童患者建议3个月后复查胸片评估肺部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