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筛查有必要吗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筛查非常必要,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筛查方法主要有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醋酸染色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五种。

1、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能发现早期病变。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检查。

2、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病毒检测可单独或联合细胞学检查进行,对30岁以上女性筛查效果更显著。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检查,阴性者可延长筛查间隔至5年。

3、醋酸染色肉眼观察:

在宫颈涂抹醋酸后直接观察组织变化,适用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该方法简单快速但准确性较低,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诊。可作为初级筛查手段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4、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能将宫颈组织放大观察,配合醋酸染色可清晰显示病变区域。主要针对细胞学检查异常或HPV阳性者,能准确定位可疑病灶并指导活检。检查过程可能有轻微不适但无创伤。

5、宫颈活检:

活检是确诊宫颈病变的金标准,通过取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包括点活检、锥切活检等方法,能明确病变性质和程度。检查后可能有少量出血,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

宫颈癌筛查需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21-29岁女性建议每3年单独进行细胞学检查;30-65岁可选择每5年联合细胞学与HPV检测。接种HPV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安全套、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能降低患病风险。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排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时机。筛查发现异常应遵医嘱进行随访或治疗,多数癌前病变通过及时干预可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