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对脾胃的作用

王志学 主任医师

王志学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肉桂对脾胃具有温中散寒、促进消化的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胃肠血液循环、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肠道蠕动、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脾胃虚寒等方式发挥作用。

1、温中散寒:

肉桂性温味辛,归肾脾心经,其挥发油成分桂皮醛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脾胃虚寒导致的腹部冷痛。中医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腹泻便溏等脾胃阳虚症状,可配合干姜、白术等药材增强温补效果。

2、促进消化:

肉桂中的甲基羟基查尔酮聚合物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蛋白酶活性。研究发现其可缩短胃排空时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嗳气有缓解作用,适合餐后与山楂、神曲等消食药材同用。

3、调节胃酸:

肉桂提取物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能抑制过度胃酸分泌。其含有的原花青素可通过降低胃泌素水平,减轻胃酸对胃壁的刺激,对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反酸症状有一定改善效果。

4、增强肠动力:

肉桂醛可通过激活TRPA1离子通道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改善肠蠕动迟缓。临床观察显示对脾虚气滞型便秘患者,使用含肉桂的健脾理气方剂可显著增加排便频率,但阴虚火旺者慎用。

5、抗菌消炎:

肉桂的苯丙素类成分对幽门螺杆菌等消化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抗氧化特性可降低肠道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慢性胃炎患者的黏膜损伤,常与黄连、黄芩等配伍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日常使用建议选择锡兰肉桂而非普通桂皮,每日用量不超过6克。可制作肉桂红枣茶肉桂3克+红枣5枚煮水温养脾胃,或与粳米煮粥改善腹泻。注意实热证见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肉桂可能增强降糖药效的作用,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