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通过病原体类型、症状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和病程进展五个方面进行鉴别。
细菌性感染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致病菌引起;病毒性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细菌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可独立繁殖;病毒需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细菌感染多表现为局部化脓性炎症,常见黄绿色脓痰、持续高热;病毒感染全身症状更显著,如肌肉酸痛、干咳,通常伴随眼结膜充血等体征。细菌感染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细菌培养需24-48小时出结果,快速抗原检测可在15分钟内识别链球菌;病毒可通过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确诊。降钙素原检测值>0.5ng/ml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细菌感染需针对性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病毒感染以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为主。滥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感染会导致耐药菌产生。
细菌感染未经治疗症状持续加重,病毒性感染多为自限性病程7-10天。细菌性肺炎胸片显示肺叶实变,病毒性肺炎多呈间质性改变。
建议出现呼吸道症状时监测体温变化,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避免高糖饮食抑制免疫功能。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八段锦练习,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环境湿度,定期开窗通风。若咳嗽超过两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