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老留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鼻腔炎症、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压迫、鼻腔保湿、降压治疗、抗炎处理、血液检查等方式改善。
气候干燥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会导致鼻黏膜水分蒸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室内放置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
鼻部撞击或频繁揉鼻可能损伤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尔区血管网。发生鼻出血时需坐位前倾,用拇指食指持续压迫鼻翼10分钟,同时冷敷前额促进血管收缩。反复出血需耳鼻喉科行电凝止血。
血压升高时鼻腔后部血管易破裂出血,多表现为突发性大量流血。需监测血压并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降压药,伴有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过敏性鼻炎或鼻窦炎会导致黏膜充血肿胀,擤鼻时易引发出血。可短期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合并感染时需配合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自发鼻出血,可能伴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四项检查,疑似白血病、血友病等需血液科专科诊治。
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增强血管韧性。避免剧烈运动及高温环境,冬季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若单次出血超过20分钟未止,或每月发作超过3次,需进行鼻内镜和系统性检查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老年患者反复鼻出血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