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内科
缺铁早期可能出现疲劳、头晕、心悸等症状,随着程度加重可表现为苍白、异食癖等。缺铁表现主要有皮肤黏膜苍白、乏力倦怠、头晕头痛、异食癖、吞咽困难。
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时,皮肤、眼睑结膜及甲床呈现苍白色,是贫血最直观的表现。儿童可见手掌皱纹变浅,成人可能出现口唇颜色变淡。这种苍白在日光下观察更为明显,且不同于正常肤色的季节性变化。
肌肉组织缺氧会引起持续性的疲劳感,表现为日常活动后气促、休息后难以缓解的倦怠。患者常描述为"双腿灌铅感",爬楼梯等轻度活动即可诱发明显疲乏,严重时影响工作生活。
脑组织供氧不足导致眩晕感,多发生在体位改变时,可能伴随视物模糊或眼前发黑。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性钝痛,晨起时症状较重,与脑血管代偿性扩张有关。
缺铁可能引发对非营养物质的异常渴求,如想吃冰块、泥土、粉笔等。这种特殊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异常相关,儿童患者更为常见,补铁治疗后症状通常消失。
严重缺铁可能导致普卢默-文森综合征,表现为吞咽时有异物感或疼痛感。食管黏膜因缺铁出现萎缩性改变,形成食管膜状蹼,需通过胃镜检查和铁剂治疗改善。
日常应多摄入血红素铁含量高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长期素食者需注意增加豆类、黑木耳等植物性富铁食材。出现疑似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铁,避免自行服用铁剂导致过量风险。孕妇、青少年等缺铁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一次铁代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