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疫苗HPV疫苗接种总体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微一过性反应。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短暂发热、头痛,极少数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或晕厥。
约80%接种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或硬结,通常持续1-3天自行消退。这些反应属于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正常现象,可通过冷敷缓解不适。
15%-20%接种者可能出现低热≤38.5℃、乏力或肌肉酸痛,多在接种后48小时内消失。建议多饮水休息,若体温超过38.5℃可考虑使用退热药。
对疫苗成分如酵母蛋白、铝佐剂过敏者可能发生荨麻疹或呼吸困难,发生率约1/100万剂次。接种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
青少年接种后可能出现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与疼痛刺激或紧张情绪相关。建议接种时保持坐位,接种后观察15分钟再活动。
妊娠期女性建议推迟接种,哺乳期女性可正常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影响疫苗效果,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持续监测数据显示,HPV疫苗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孕不育等严重不良事件无明确因果关系。接种后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头痛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完成全程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疫苗防护与筛查结合可实现最佳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