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多数阴道炎患者可以顺产,但需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评估风险。阴道炎对分娩的影响主要有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未控制的严重感染、分娩时并发症预防五个关键因素。
细菌性阴道病可能增加胎膜早破和早产风险,但规范治疗后通常不影响顺产。妊娠期确诊需使用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治疗后可经阴道分娩。未治疗者可能因炎症导致产道黏膜脆弱,增加会阴撕裂概率。
妊娠期假丝酵母菌感染常见,表现为剧烈瘙痒和豆渣样分泌物。轻度感染可使用克霉唑栓剂,重度需延长疗程。分娩时活跃感染可能引起新生儿鹅口疮,但非顺产绝对禁忌,需评估会阴部红肿程度。
滴虫感染可能上行引发羊膜炎,需在孕中期前完成甲硝唑治疗。未治愈者分娩时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风险,但紧急处理后可顺产。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时需综合评估分娩方式。
急性化脓性阴道炎伴发热、脓性分泌物时,可能需暂缓分娩并静脉抗生素治疗。严重炎症反应会导致产程停滞或败血症风险,此时剖宫产更安全。临床需通过分泌物培养和血常规综合判断。
临产前需复查白带常规,活动性感染者建议会阴消毒和抗生素预防。产程中密切监测胎心变化,警惕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出生后需重点检查眼部和呼吸道感染迹象。
阴道炎患者孕期应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剂破坏菌群平衡。饮食上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减少高糖摄入以防真菌滋生。妊娠32周后建议每周复查阴道微生态,发现异常及时干预。顺产时助产士会加强会阴保护,必要时行侧切减少撕裂风险。产后需继续观察恶露性状,保持会阴干燥以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