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预防艾滋病主要通过阻断传播途径实现,关键措施包括安全性行为、规范医疗操作、避免血液暴露、母婴阻断以及暴露后预防。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可降低性传播风险。避免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男男性行为者建议定期检测。性传播是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交换感染。
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规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文眉、穿耳等有创美容需选择正规机构。医源性感染可能通过污染的医疗器械或输血传播,我国已实现临床用血艾滋病病毒筛查全覆盖。
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吸毒人员切勿共用注射器,建议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破损皮肤接触感染者血液需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并用酒精消毒。
感染孕产妇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实施剖宫产和人工喂养。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可将垂直传播率从35%降至2%以下。新生儿出生后需接受6周抗病毒预防治疗。
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等组合药物,连续28天可降低80%感染风险。暴露后预防需在定点医院评估后实施,服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
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发生高危行为后3个月需进行抗体检测,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费咨询检测服务。消除对感染者的歧视,正确认知传播途径才是科学预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