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患者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会导致免疫系统持续受损,病情逐渐恶化。主要危害包括病毒载量升高、CD4细胞计数下降、机会性感染风险增加、肿瘤发生率上升以及预期寿命缩短。
未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体内HIV病毒会持续大量复制,血液中病毒载量通常维持在较高水平。病毒大量复制会加速破坏CD4+T淋巴细胞,这种免疫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关键防线。病毒载量超过10万拷贝/毫升时,传染性也会显著增强。
CD4细胞计数会以每年50-100个/μL的速度下降,当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即进入艾滋病期。免疫系统功能严重缺陷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口腔念珠菌感染、带状疱疹、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部分患者会出现消耗综合征,表现为持续体重下降超过10%。
未经治疗的患者5年内发生严重机会性感染的概率超过50%。常见的有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脑膜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等。这些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很少发生,但在艾滋病患者中可能危及生命,需要住院进行强化治疗。
免疫监视功能丧失使肿瘤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卡波西肉瘤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000倍,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增加100倍。女性患者宫颈癌发生率明显增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这些肿瘤通常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
不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9-11年。艾滋病期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多数在3年内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严重感染、恶性肿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使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水平。
艾滋病患者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并坚持终身服药。规范治疗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限以下,CD4细胞计数逐渐恢复。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疲劳。严格遵医嘱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发热、腹泻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吸烟饮酒等损害免疫力的行为,注意预防其他性传播疾病和肝炎病毒感染。保持良好心态,正确认识艾滋病通过规范治疗已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