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在水中存活吗

1.42万次浏览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毒在水中无法长期存活。艾滋病毒体外存活时间受温度、酸碱度、有机物含量、紫外线照射、液体性质等因素影响。

1、温度影响:

艾滋病毒在室温液态环境中可存活15天,56℃处理30分钟即失去活性。水温升高会加速病毒蛋白外壳降解,37℃环境下病毒存活时间不超过7天,高温煮沸可立即灭活病毒。

2、酸碱度作用:

病毒在pH7.0-8.0环境中较稳定,游泳池含氯消毒剂使水呈弱酸性pH6.5-7.5,30分钟内可使病毒滴度下降4个对数级。强酸pH<2或强碱pH>11环境会迅速破坏病毒包膜。

3、有机物含量:

血液或体液污染的水中病毒存活时间延长,但稀释作用使传染性显著降低。实验显示1:10稀释的感染血液,病毒载量下降至无法检测水平。

4、紫外线照射:

阳光中的UVB波段能破坏病毒RNA,露天水体中的病毒经阳光直射2小时即失活。城市供水系统的紫外线消毒装置可在数秒内灭活99.9%的病毒颗粒。

5、液体性质:

蒸馏水中病毒存活不超过24小时,含氯自来水余氯≥0.5mg/L中存活时间缩短至2小时。海水因高盐度会使病毒迅速脱水失活,存活时间较淡水更短。

日常接触水体不会传播艾滋病毒。病毒离开宿主后在外界环境中会快速失去传染性,完整皮肤接触污染水无需特殊处理。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尖锐物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阻断传播。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确诊感染者应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不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