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盆腔炎引起的腹痛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热敷缓解、调整生活方式、中药辅助及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及性传播疾病等因素引起。
细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钠、多西环素和甲硝唑,需足疗程使用以避免耐药性。急性期建议静脉给药,症状缓解后改为口服。治疗期间需复查炎症指标,确保感染彻底控制。
下腹部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使用40℃左右热水袋或暖宝宝,每日敷20-30分钟,避开月经期。可配合轻柔按摩,但禁止按压痛感明显区域。热敷对慢性盆腔炎引起的隐痛效果更显著。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盆腔充血。避免剧烈运动、久坐或性生活,减少盆腔压力。穿着宽松棉质内衣,每日清洗外阴但禁止阴道冲洗。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
慢性盆腔炎可配合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汤等。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能改善盆腔微循环。中药灌肠疗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常用红藤、败酱草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液保留灌肠。
长期腹痛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避免过度关注疼痛感受。配偶应共同参与治疗过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盆腔炎患者日常应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冷饮,月经期禁用盆浴。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运动如瑜伽、快走,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观察腹痛与生理周期的关联性。若出现发热、阴道异常出血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复诊排除盆腔脓肿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