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放疗后如何复查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放疗后复查主要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评估、肿瘤标志物检测、盆腔检查和生活质量监测五种方式综合进行。

1、妇科检查:

放疗后每3个月需进行阴道镜和宫颈细胞学检查,观察阴道黏膜愈合情况及宫颈残端有无复发迹象。医生会使用窥阴器评估阴道狭窄程度,同时进行双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接触性出血需警惕肿瘤复发。

2、影像学评估:

建议每6个月进行盆腔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宫旁组织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胸部CT每年1次排查肺转移,骨扫描针对出现骨痛症状的患者。PET-CT适用于肿瘤标志物升高但常规影像阴性时的全身评估。

3、肿瘤标志物:

SCC抗原是宫颈鳞癌主要监测指标,放疗后应每3个月检测1次,数值持续升高提示复发可能。CA125对腺癌监测更有意义。检测需避开月经期和急性炎症期,异常升高时需结合影像学确认。

4、盆腔功能评估:

放疗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需定期进行直肠指检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肠镜检查建议每年1次,重点关注距肛门10cm以内的直肠前壁病变。排尿日记可客观记录尿频尿急症状变化。

5、生活质量监测:

采用EORTC生活质量量表定期评估,重点关注放射性纤维化导致的性功能障碍和下肢淋巴水肿。营养状态评估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指标,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放疗后患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配合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促进组织修复。每周3次30分钟快走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穿着医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水肿,性生活使用水溶性润滑剂缓解阴道干涩。建立复查档案完整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阴道排液、骨盆疼痛或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