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导致心跳加快可能由冠状动脉狭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时,心脏通过加快心率代偿性增加血液供应。典型伴随胸痛、胸闷症状,活动后加重。需通过冠脉造影确诊,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扩张血管,严重者需支架植入。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加速窦房结放电频率,常见于长期应激状态。表现为静息心率增快伴血压波动,可能出现心悸、出汗。可通过心率变异性检测评估,β受体阻滞剂可调节自主神经平衡。
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易诱发心律失常。多见于利尿剂使用不当或腹泻患者,心电图显示T波低平、U波增高。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或门冬氨酸钾镁纠正。
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增加搏动次数。伴随睑结膜苍白、乏力,铁蛋白检测可明确缺铁性贫血。需补充琥珀酸亚铁,重度贫血需输血治疗。
甲状腺激素直接刺激心肌细胞β受体,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典型症状包括怕热、多汗、体重下降,游离T3/T4升高而TSH降低。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控制症状。
建议心肌缺血患者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饮食遵循地中海模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监测晨起静息心率,若持续超过100次/分钟或出现晕厥需立即就诊。保持情绪稳定,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