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无法手术时可通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辅助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制定。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非手术的核心手段,包括体外放疗和腔内近距离放疗。体外放疗通过直线加速器精准照射肿瘤区域,腔内放疗将放射源置于宫腔及阴道内直接杀伤癌细胞。对于局部晚期患者,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提高五年生存率至60%以上。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膀胱炎等副反应,需配合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
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是主要选择,常用方案有顺铂+紫杉醇、卡铂+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全身作用,可控制远处转移灶生长。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后争取手术机会,姑息性化疗则用于缓解晚期症状。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是常见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并及时干预。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为精准治疗提供可能。贝伐珠单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阻断肿瘤血供,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阳性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用药期间需监测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靶向治疗多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4-6个月。
PD-1/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T细胞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已获批用于复发转移性宫颈癌。免疫治疗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患者,客观缓解率约15-20%。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需早期识别并给予糖皮质激素处理。
中医药作为综合治疗组成部分,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黄芪注射液提升白细胞数量,参麦注射液改善心肌损伤,中药熏洗缓解放射性皮炎。辨证施治采用扶正固本方剂调节免疫功能,配合针灸改善癌性疼痛。需在正规中医院指导下使用,避免与抗肿瘤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非手术治疗期间需保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促进代谢,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奶修复组织损伤,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神经毒性。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治疗全程需每3个月复查盆腔MRI评估疗效,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骨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60%患者可实现带瘤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