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筛查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意义包括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阻断疾病进展、指导精准治疗、评估复发风险、优化公共卫生资源分配。
筛查可识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等癌前病变,此时干预治愈率接近100%。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能检出98%以上的高度病变,较出现接触性出血等明显症状提前5-10年发现异常。
通过冷冻、电环切等治疗可消除CINⅡ-Ⅲ级病变,避免发展为浸润癌。数据显示规范筛查使宫颈癌发病率下降70%,筛查间隔2-3年即可实现85%以上的保护效果。
筛查结果可指导临床分期,早期患者可选择宫颈锥切术保留生育功能,IA1期5年生存率达95%以上。晚期患者则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放疗联合顺铂等化疗方案。
治疗后定期筛查能发现72%的复发灶,主要集中在术后2年内。通过HPV-DNA检测可早于影像学3-6个月提示复发,二次治愈率较症状出现后治疗提升40%。
群体筛查数据可识别高危区域和人群,中国农村筛查覆盖率每提升10%,区域死亡率下降2.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30-49岁女性每5年进行HPV检测,成本效益比达1:12。
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女性定期筛查,配合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筛查前避免阴道冲洗和使用避孕药膏,异常结果需阴道镜活检确诊。保持单一性伴侣、戒烟、补充叶酸等营养素也有助降低风险,但筛查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