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抗宫颈癌疫苗主要包括二价HPV疫苗、四价HPV疫苗和九价HPV疫苗三种类型,分别针对不同种类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提供防护。
二价HPV疫苗主要预防HPV16和HPV18型病毒感染,这两种病毒类型与约70%的宫颈癌病例相关。该疫苗适用于9至45岁女性群体,接种后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疫苗通常需在6个月内完成3剂次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或低热。
四价HPV疫苗在二价基础上增加了对HPV6和HPV11型的防护,这两种病毒类型主要引发生殖器疣。适用年龄范围为20至45岁,同样采用3剂次接种程序。除宫颈癌预防外,该疫苗还能降低外阴癌、阴道癌及肛门癌的发病风险。
九价HPV疫苗覆盖了7种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和2种低危型HPV6/11,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及相关疾病。推荐接种年龄为16至26岁女性,需接种3剂。该疫苗是目前防护范围最广的HPV疫苗,但供应量可能受地区限制。
选择疫苗时需考虑年龄限制、防护范围、接种可及性及个人经济条件。二价疫苗性价比最高但防护面较窄,九价疫苗防护最全面但价格较高。有性行为者接种前建议进行HPV筛查,但无论检测结果如何均可接种疫苗。
妊娠期女性应暂缓接种,哺乳期女性需谨慎评估。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调整接种方案。男性接种四价或九价疫苗可预防生殖器疣及肛门癌,但国内目前仅批准女性接种。疫苗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建议适龄女性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疫苗。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吸烟等能增强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应答。即使完成全程接种,25岁以上女性仍需每3-5年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建议联合HPV检测。注意性卫生、减少性伴侣数量、使用避孕套等行为可进一步降低HPV感染风险。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