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如何产生的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系统崩溃,最终发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HIV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中,通过黏膜破损进入人体。男男性行为者、多性伴侣群体感染风险较高。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90%以上传播风险。

2、血液传播: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吸毒是重要传播途径。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性血液仍可能传播。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消毒灭菌规范。

3、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孕妇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哺乳将病毒传给胎儿。未干预情况下传播率达15-45%,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剖宫产及人工喂养可使风险降至2%以下。

4、病毒特性: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整合入宿主DNA长期潜伏。病毒主要攻击CD4+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病毒变异速度快,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5、免疫系统崩溃:

当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进入艾滋病期。患者出现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卡波西肉瘤、肺孢子菌肺炎等。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延缓病程进展。

预防艾滋病需建立安全性行为观念,避免共用注射器,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感染后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等组合方案。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不会传播病毒。出现持续发热、体重骤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