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湿疹都长在哪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相关湿疹常见于面部、躯干、四肢及生殖器区域,主要与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皮肤表现包括脂溢性皮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等。

1、面部:

艾滋病患者面部湿疹多表现为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眉弓、鼻唇沟及耳后。皮损呈红斑伴油腻性鳞屑,可能合并马拉色菌感染。免疫抑制状态下,面部还易出现传染性软疣或疱疹病毒感染病灶。

2、躯干:

躯干部位常见泛发性湿疹样皮疹,呈现多形性红斑或苔藓样变。约30%患者会出现痒疹样皮损,伴随剧烈瘙痒。部分患者可能并发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节段分布。

3、四肢:

四肢伸侧多见干燥性湿疹伴角化过度,肘窝、腘窝等屈侧易出现慢性湿疹。手足部位可能发生掌跖角化症或甲真菌感染。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可加重局部皮损。

4、生殖器:

外阴及肛周区域易发生顽固性湿疹,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尖锐湿疣等病毒性皮损发生率显著增高。反复发作的生殖器疱疹是该区域特征性表现。

5、黏膜部位:

口腔黏膜常见鹅口疮伴周围湿疹样改变,食管及肠道黏膜受累时可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眼结膜可能发生卡波西肉瘤相关皮损。

艾滋病患者皮肤护理需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沐浴后及时使用保湿剂。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保持均衡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B族及锌元素。出现新发皮损或原有皮损加重时,应及时至感染科及皮肤科联合就诊。日常注意防晒,减少紫外线对免疫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因皮损导致的社会适应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