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TCT检查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是筛查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学分析,结合HPV检测可提高准确性。排除宫颈癌需综合TCT结果分级如ASC-US、LSIL、HSIL、HPV感染状态及阴道镜活检结果判断。主要流程包括TCT初筛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灶取组织活检,确诊需依赖病理学诊断。
TCT检查通过特殊刷具采集宫颈移行带细胞,经液体固定后制成薄层细胞样本。报告结果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NILM、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等。ASC-US及以上异常需进一步评估,但TCT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癌变,尤其对腺癌敏感性较低。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主要病因。30岁以上女性建议TCT与HPV联合筛查,HPV16/18阳性者直接转诊阴道镜,其他高危型阳性需结合TCT结果判断。双重阴性TCT+HPV人群癌变风险低于0.1%,可延长筛查间隔至3-5年。
TCT异常或HPV16/18阳性者需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醋酸试验和碘染色识别异常上皮区域。阴道镜下可见醋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等典型癌前病变表现,此时需在可疑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提高病理检出率。
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可明确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或浸润癌。CIN3属于癌前病变,需通过宫颈锥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完整切除病灶并最终确诊,术后病理确认切缘阴性才算完全排除浸润癌。
即使初次检查未发现癌变,高危人群仍需定期随访。CIN2-3患者治疗后应每6个月复查TCT+HPV,持续2年;单纯HPV感染建议每年联合筛查。长期随访无异常且HPV转阴者方可认为真正排除风险。
预防宫颈癌需建立三级防控体系:接种HPV疫苗、定期规范筛查21岁以上女性每3年TCT或30岁以上每5年联合筛查、及时处理癌前病变。日常注意安全性行为、戒烟增强免疫力。若出现接触性出血、异常排液等症状,无论筛查结果如何均需及时就医。筛查异常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后续检查流程,避免漏诊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