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血管堵塞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和功能评估确诊,主要检查项目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液生化分析。
血管造影是诊断血管堵塞的金标准,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射线实时观察血管形态和血流情况。该检查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位置、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外周动脉的评估。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存在轻微创伤和辐射暴露风险。
多普勒超声通过高频声波无创评估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颈动脉超声可检测斑块厚度和稳定性,下肢动脉超声能定位闭塞节段,心脏超声可间接评估冠状动脉供血情况。超声检查安全便捷,适用于筛查和随访,但对深部血管或肥胖患者显像效果受限。
CT血管成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立体显示血管病变,对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重症具有快速诊断优势。冠状动脉CTA能评估斑块钙化程度,脑血管CTA可明确颅内动脉狭窄情况。检查需注射碘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辐射剂量高于普通X线检查。
磁共振血管成像利用磁场和射频波生成血管图像,无需电离辐射和碘造影剂,适合肾功能受损患者。MRA对脑血管、肾动脉等中等血管显示效果优异,能区分新鲜血栓与陈旧斑块。但检查时间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忌,对钙化灶识别度低于CT。
血液检测包括血脂全套、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等指标,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D-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栓形成,心肌酶谱异常可能反映继发心肌损伤。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与斑块稳定性相关。血液检查需结合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血管堵塞后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低盐低脂饮食并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改善血液循环。定期监测血管状况,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突发胸痛、肢体剧痛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血管再通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