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鼻咽炎与鼻咽癌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预后,鼻咽炎多为感染或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鼻咽癌则是恶性肿瘤。两者可通过病程特点、伴随症状、影像学及病理检查鉴别。
鼻咽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粉尘刺激、过敏等因素引发,属于良性疾病。鼻咽癌主要与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长期接触腌制食品等致癌物相关,具有恶性增殖特性。
鼻咽炎表现为鼻塞、咽痛、分泌物增多等急性症状,病程较短。鼻咽癌早期可能仅有回吸性血涕或单侧耳鸣,进展期出现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等持续性症状。
鼻咽炎症状多在1-2周内缓解,对抗感染治疗反应良好。鼻咽癌呈进行性加重,常规消炎治疗无效,可能伴随体重下降等全身消耗表现。
鼻咽炎通过鼻咽镜可见黏膜充血肿胀,血常规显示炎症指标升高。鼻咽癌需活检确诊,影像学可见局部占位病变,EB病毒抗体检测呈阳性。
鼻咽炎以抗感染、鼻腔冲洗等对症治疗为主。鼻咽癌需放疗联合化疗,中晚期可能需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五年生存率与分期密切相关。
日常需避免吸烟、接触污染空气等刺激因素,鼻咽部不适超过两周不缓解或出现血涕、颈部肿块时应尽早就诊。保持口腔卫生、适量补充维生素A/C有助于黏膜修复,EB病毒高感染地区建议定期筛查鼻咽癌抗体。饮食避免过咸、过热及腌制食品,出现持续性耳鸣或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进行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