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干咳、湿咳、夜间咳嗽和心因性咳嗽七大类。
急性咳嗽持续时间少于3周,通常由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引起。患者可能出现鼻塞、咽痛等伴随症状。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选用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等镇咳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亚急性咳嗽持续3-8周,常见于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这类咳嗽可能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可配合使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等药物控制气道炎症。
慢性咳嗽超过8周,可能由胃食管反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导致。患者常出现反酸、咳痰等症状。治疗需明确病因,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氨溴索等,必要时需进行肺功能检查。
干咳无痰或痰量极少,常见于咽炎、过敏性咳嗽等。患者可能感觉咽喉瘙痒、异物感。可选用苯丙哌林、复方甘草片等镇咳药物,过敏因素引起的需配合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湿咳伴有明显痰液,多见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痰液可能呈现黄绿色或带血丝。治疗以祛痰为主,可选用乙酰半胱氨酸、溴己新等药物,同时需积极控制感染。
夜间咳嗽在平卧时加重,常见于心功能不全、鼻后滴漏综合征等。患者可能伴有端坐呼吸、鼻塞等症状。需抬高床头睡眠,针对病因使用呋塞米、鼻用激素等药物。
心因性咳嗽与心理因素相关,表现为日间咳嗽、入睡后消失。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治疗以心理疏导为主,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多塞平等药物,配合呼吸训练等行为疗法。
不同类型的咳嗽需要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蜂蜜水可能缓解咽喉刺激。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慢性咳嗽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用嗓,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