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炎可能引发胃溃疡、胃出血、贫血、胃穿孔、胃癌等并发症。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长期未控制的胃炎可能逐渐发展为更严重的疾病。
胃溃疡是胃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导致黏膜防御功能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胃壁形成溃疡。胃溃疡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治疗胃溃疡需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铝碳酸镁等胃黏膜保护剂。同时需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严重的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胃出血常见于急性糜烂性胃炎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治疗胃出血需立即止血,可使用凝血酶、生长抑素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患者应禁食,待出血停止后逐渐恢复流质饮食。
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可影响铁和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治疗贫血需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维生素B12等,同时治疗原发胃炎。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
严重的胃溃疡可能穿透胃壁全层导致胃穿孔,这是胃炎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突发剧烈上腹痛,迅速波及全腹,伴有板状腹等腹膜炎体征。胃穿孔需紧急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术后需禁食、胃肠减压,待肠功能恢复后逐步进食流质饮食。
长期慢性胃炎特别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可能逐步发展为胃癌。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出现上腹不适、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治疗胃癌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定期胃镜检查对早期发现胃癌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胃炎病史的患者。
胃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冷、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胃肠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不可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