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小孩鼻孔有鼻屎可通过生理盐水软化、棉签轻柔清理、吸鼻器辅助、保持环境湿度、调整睡姿等方式处理。鼻屎形成多与空气干燥、感冒鼻塞、异物刺激、过敏反应、鼻黏膜炎症等因素有关。
将温热生理盐水滴入鼻腔可软化干硬鼻屎,每次1-2滴,待鼻屎湿润后用棉球擦拭。生理盐水浓度需选择0.9%等渗型,避免刺激鼻黏膜。该方法适用于鼻屎附着较浅的情况,操作时需固定儿童头部防止扭动。
使用婴儿专用细轴棉签蘸取少量温水,沿鼻孔边缘旋转清理可见鼻屎。注意棉签不可深入鼻腔超过0.5厘米,避免损伤鼻中隔。清理前可先用热毛巾敷鼻翼促进血液循环,使鼻屎更易脱落。
球形吸鼻器能安全吸出较深部位稀薄分泌物,使用前需挤压球部排出空气,缓慢释放产生负压。吸鼻后可用无菌纱布清洁器械,避免交叉感染。该方法对黏稠鼻屎效果有限,需配合生理盐水使用。
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可减少鼻屎形成,可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冬季避免长时间使用电暖器,定期开窗通风。对于过敏体质儿童,需同时控制尘螨等过敏原。
仰卧位易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结痂,可适当垫高头部15度。侧卧时注意左右交替,避免单侧鼻孔持续受压。睡前清洁鼻腔能显著减少夜间鼻屎堆积。
日常需观察鼻屎颜色变化,黄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细菌感染,血性鼻屎需排查鼻腔损伤。避免强行抠挖导致鼻出血,哺乳期婴儿可增加喂奶频率保持鼻腔湿润。若伴随持续鼻塞、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鼻炎、鼻窦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