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消化性溃疡疼痛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疼痛特点主要有灼烧样痛、饥饿样痛、夜间痛、进食后缓解、放射痛等。
消化性溃疡患者常描述上腹部有烧灼感,类似胃酸刺激黏膜产生的灼热感。这种疼痛与胃酸分泌过多直接相关,在胃溃疡中更为明显。疼痛程度可从轻度不适到剧烈灼痛,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食后灼烧感可能减轻。
典型表现为空腹时上腹部隐痛或钝痛,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疼痛常发生在餐前2-3小时或夜间,进食后可暂时缓解。这种饥饿痛与胃酸刺激溃疡面有关,服用抗酸药物通常能快速缓解症状。
约半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出现夜间疼痛,常在凌晨1-2点因胃酸分泌高峰而惊醒。这种疼痛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患者可能需要起床进食或服用药物才能继续入睡。夜间痛反复发作往往提示溃疡活动期。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在进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减轻,是区别于胃溃疡的重要特征。食物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层,暂时减少对溃疡面的刺激。但胃溃疡患者可能在餐后30-60分钟出现疼痛加重。
严重溃疡疼痛可向背部、胸骨后或右上腹放射,易与心绞痛、胆道疾病混淆。穿透性溃疡疼痛常放射至背部第8-10胸椎区域,这种持续性剧痛可能提示溃疡穿孔或穿透等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度饥饿。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餐不宜过饱。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注意调节情绪压力,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规范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同时,建议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